尊古崇法 锲而不舍 ——我的学书之路 - 艺术 - 人民新闻网—主流舆论融合平台
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
010-6536000023038485@qq.com

尊古崇法 锲而不舍 ——我的学书之路

2018-07-23 16:30:00    人民周刊网

 

初识书法之美

幼时起,家里堂屋正中悬挂的四扇屏画的是迎客古松。而我最喜欢的,则是两边的一副对联:福如东海长流水,寿比南山不老松。从那时起,我朦朦胧胧地对这种文字符号产生了美的好奇与倾慕。问父亲,父亲就为我解读了画的意境与字的含义,并嘱咐我要记下来。我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,并且马上坐下来,对着很美的线条,用小手指在斗方桌上依样比划起来……

 

郑建成书法作品

 

或许这就是最初的书法熏陶与启蒙吧。从此,我就无意中养成了看到喜欢的字,就驻足欣赏比划的习惯,那时虽不知是临摹,但这种无意中产生的心摹手追的快感却是天生的、无穷的、不可替代的。小学的生活是无忧无虑的,我天生好似对文科有所偏爱,爱读文章,记好词好句,还照着语文课本上的楷书学习练字。记得上小学五年级时一天,语文老师拿了一张《菊潭报》对同学们说,县里要举行硬笔书法比赛,我稀里糊涂的参加了。谁知无意中竟得了个鼓励奖,语文老师大加赞赏,并把登了作品的报纸让全班传看。瞬间,我小小的虚荣心自信心被满足了,从此,我只要一有空就埋头习起字来。

 

郑建成书法作品

 

与硬笔庞体和软笔毛体结缘

转眼上了初中,那是90年代初,中国大地上刮起了一股庞中华硬笔书法热的旋风。我看到那清丽脱俗、遒美劲健的楷书行书时,我的心醉了,这不正是我想要的字吗?!从此我一发不可收拾。无论是烈日酷暑,还是刺骨寒风,只要完成了作业与家务劳动,练习书法成了我唯一的爱好与休息的方式。纸上、桌子上、木板上、沙发上、玻璃上、石头上、地上、墙壁上、被子上、衣服上、甚至空中,只要能写能练的地方,无一不留下,我一笔一画认真稚嫩的笔迹。功夫不负有心人,当老师和同学们看到我写的庞体很像时,不由得赞赏有加,当然班级和学校出黑板报的任务也非我莫属了。

 

郑建成书法作品

 

1996年,我上初三时,那年正好恰逢伟大的毛主席逝世20周年。一次偶然的机会,我看到了《学语文报》上刊登了毛主席的手书行草七律《长征》,一下子我惊呆了,世上竟还有如此龙飞凤舞,精彩绝伦的书法?!这是我梦寐以求的啊!这是我第一次接触毛笔书法,顿时我的身心、我的一切,都被这书法的气势与美征服了,我怀着崇敬的心情爱上了毛体。

 

郑建成书法作品

 

待到南阳上了中专,课闲时,我才真正有时间坐下来,静静地虔诚地系统学习毛体书法,并全面阅读毛泽东思想和主席诸多著述。后来随着学习的深入,我深深感受到一代伟人的雄才大略与博学风流,深深地认识到自己知识能力上的浅薄不足。于是我如饥似渴地在学校图书馆及校外新华书店流连忘返,借阅各种文化书籍,做笔记,做练习,吸收营养,充实自己。这期间我不仅学习毛体,为了打好基础,我认真习练了柳公权的《玄秘塔碑》和颜真卿的《多宝塔碑》,以增加笔力和对字体结构的把控。

毛体书法有三个特点:一是融古创今,二是天纵自然,三是豪雄大气。它是一种狂风骤雨般的美,章法纵横驰骋,笔墨潇洒淋漓,以势取胜、天姿高古,要想学好,没有超凡的胸怀学养和苍劲雄强的笔力,只能徒具皮毛,而且绝非一夕之功。

 

郑建成书法作品

 

得益名师鼓励与指导

在校期间,我订阅了《书法报》《青少年书法》等报刊杂志,并尝试着投了一次稿,因是业余练习,无老师指点,也没有用宣纸书写,所以初次投稿就被退了回来。看到报社回信,我虽有失望,却又激动起来,原来是报社编辑(现任中书协理事)倪进祥先生,对我的作品亲笔点评与鼓励!这份珍贵的回信,我保存至今,作为我学书生涯的一段缘分与见证。此后我并无气馁,仍然无论寒暑,坚守一份痴心,一腔执着,只为写出发自内心的风采与喜爱。

 

郑建成书法作品

 

时光荏苒,一晃我已参加工作。2006年在北京举行的“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书画比赛”中,我获得了优秀奖。2014年末,在毛主席的故乡韶山,由韶山市文化馆与韶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办的“首届全国千字文毛体书法大赛”拉开了帷幕。因为对毛体的崇拜与痴迷,加上多年的苦练,我怀着感情参与了投稿,3000多份来稿经过层层筛选、角逐,最终评选出了全国毛体书法30强获奖,我有幸忝列其中。在随后的现场笔会研讨与书家集体百米长卷创作中再获好评,我与来自全国的毛体名家高手交流学习,谦逊请教,受益良多,回来后毛体书法水平又上层楼。

 

郑建成书法作品

 

毛体书法的屡屡获奖,激起了我胸中潜藏已久的书法梦。从2015年后,我放下一切,重新投入到痴心已久的书法艺术中来。三年时间,在自己摸索苦练的同时,我先后得到过书界名家张青山(篆隶)、傅绍尉(行草)、郝全成(小楷),以及国展状元刘新泽、王晓峰、杨涛、李书贺等诸多前辈老师和好友的热心指导与帮助。从选帖、运笔、结体到章法、墨法、行气,坚持以一体为突破口,遍临历代名家名帖精益求精,与古人心会神交脱胎换骨,从传统中汲取营养夯实根基,求得神釆气韵。年初与书画名家淳一、舒乃仁偶遇,一见如故,他们不吝指导,谆谆教诲,让我受益良多。

 

郑建成书法作品

 

与古为徒  深入传统  集百家  融一体

纵观当今书坛艺坛,浮躁之风盛行,人们失去了对艺术匠心的追求与敬畏,一味求包装求速成求怪异求名利的多了,能静下心来俯下身子,每天深入临帖学习传统、慢工出精品的少了。社会上丑书横行、入展跟风、千人一面、江湖习气日重。而我却依旧初心不改,努力追求书法的四大境界:古、雅、静、正。我始终坚持认为,真正的好书法是:雅俗共赏,有正大气象,能经过历史时间的检验,并真正能流传下去的作品。

我喜欢的小说家金庸先生曾说过自己:做什么事都不求速成,但求在缓慢中坚持。我想这也正是我尊崇的学书之道。字无百日之功,我自知才疏学浅,时不我待。要想写出自己的一片天地,除了勤奋还是勤奋。于是从圣教序到二王手札,从乐毅论到灵飞经,从瘦金体到黄州寒食帖,从毛泽东沁园春雪到怀素自叙帖,从文征明到赵孟頫,从张旭到孙过庭……每日日课,不求在多,凝神静思,随心纸笔,务求日有所悟所得,而忘晨昏。

 

郑建成书法作品

 

知名画家马国强先生说:所谓书画家,其实首先要做一个手艺人,扎扎实实的把活儿(系统深入的传统技法训练与创作实践)做好了,就是敬事,就是敬业,甚至从某种意义上说,就是有艺德。技以载道,没有板凳坐它十年冷的精神,没有一个字练它千遍万遍的沉淀,不经历饱游饫看、厚积薄发,就不可能成为有思想的手艺人,一个“鲁班”式的匠人。

功夫不负有心人。一路走来,学书路上,虽然有荆棘密布坎坷暗藏,有汗流浃背肘茧丛生,我亦废寝忘食,乐此不疲。山重水复之后,终究迎来了柳暗花明,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美妙感觉。

书界专家对我的评价是:实力派书家,楷行草隶,多体兼擅,诗词书法,精于表达。其书崇魏晋之风流,见宋唐之法度。古意遒美,气韵流畅。尤擅毛体,博学并蓄,常有神来之笔而让人心旷神怡。

还时常热心参加与学生书法交流(小学、大中专)公益授课、书法家下乡义写春联活动。

路漫漫其修远兮,“翰墨之妙,存乎一心”。艺无止境,吾将上下而求索。

相关热词搜索:之路 古崇法

上一篇:美术馆应是艺术生态“水源地”
下一篇:吴俊伯先生携手老挝文化旅游中心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

热点话题

热门视频

人民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