脚下有泥,才能心中有底。驻村工作队长期吃住在村,访民情、开讲习所、吃派饭,了详细解每一户具体情况。之所以贫困主要因为都是老弱病残,没有劳动能力,要想增收致富,产业发展是出路。煤岭沟村确定了借助天津对口帮扶的东西部合作项目发展特色农业,形成了蔬菜种植与肉牛养殖相结合的发展格局。
运用金融扶贫,煤岭沟村建立金融扶贫养殖肉牛项目,以村委会、贫困户、养殖大户三方合作,发展联合养殖肉牛。通过金融融资50万元,购买肉牛,肉牛以“托管代养”模式进行养殖,贫困户每年不仅有养牛的保底收入,还能在家门口“养牛”赚工资。与此同时,借助天津对口帮扶,发展特色温室大棚,产品主要销往北京高端医疗机构和教育机构贫困。自筹建到施工,工作队与村共同努力,做被占地村民的思想工作,用数字对比自己经营和出租获利之间的差距,对青苗补偿进行初步估算,实地清点地上果树数量,协助商议补偿金额,协调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问题,5个月时间实现了项目迅速落地、投产达效。
如今,兴隆县煤岭沟村每年销售牛肉近万斤,有第七代温室大棚15个,占地37.84亩。户年稳定收入3至3.5万元,实现了整体脱贫。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,兴隆县税务局驻村工作队和兴隆县煤岭沟村用五年的时间,交出了自己的答卷。(于雪蕊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