泥水匠陈紫高:高温下的坚守最美丽的城市建设者 - 人物 - 人民新闻网—主流舆论融合平台
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
010-6536000023038485@qq.com

泥水匠陈紫高:高温下的坚守最美丽的城市建设者

2019-08-02 16:44:44    钱江晚报

下午两点,气温已经窜到了37摄氏度以上。建德新安江影剧院地块的建筑工地上,伴随着挖机“突突突……”的轰鸣声,有一群建筑工人像蚂蚁搬家一样,分工明确,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。

站在脚手架上,左手提着砖块,右手挥动着水泥刀,后背被汗水浸湿的,就是接受采访的主人公——陈紫高。在顺利用完一桶泥浆,完成一系列砌墙动作以后,陈紫高爬下脚手架。

“我从18岁就开始在工地上摸爬滚打了,从一个小工到泥水匠,已经有32年了。”说着脸上豆大的汗珠就开始往下滑,陈紫高顺手抹了把脸上的汗,眯了眯眼睛,“头顶天,脚踩地地在工地上干活哪能不中暑。我们每个人早上过来就开始喝藿香正气水,稍有不适就灌几瓶藿香正气水下去,然后去阴凉的地方坐会儿,等缓过神来了,继续工作。”

陈紫高今年50岁,是浙江钜元建设有限公司影剧院项目工程上一名普通的泥工,干这行已经近30年,是一名资深的泥水匠。他皮肤黝黑,身上的衣服前后都湿透了,挂着一圈白色的汗渍。他说,一整天工作下来,衣服就好像水里浸泡过一般,这几天的太阳特别毒,室外温度都已经超过37摄氏度了。砖块的毛刺比较多,必须得戴着橡胶手套作业,稍有疏忽,就可能被刮伤。“普通的布手套根本不耐磨,但是因为我们的工作原因,即使是这种橡胶手套也很费,基本上两天一副。”陈紫高说,手套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,再加上自己技术娴熟,很少出现手被划伤的情况。

说话的间隙,陈紫高也没有停下手中的活儿。在接过小工递过来的泥浆后,陈紫高又爬上手脚架,开始砌墙。陈紫高介绍道,他平均一天用掉一千多块砖,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,他精确地算出一个平方米需要125块砖,也就是说,他一天差不多砌十个平方米左右的墙。

为了避免中暑,工地采取了避高温的措施,早上六点半开始动工,十一点左右大家开始休息,下午两点到六点,中间工人们也可以根据需要自行休息。“像我们这种在高温环境下工作的人,需要补充大量的水分,工程部的人每天都会给我们准备充足的桶装水和避暑药品。开工之前,公司里的人还会给我们上课,提醒我们做好充足的安全措施,要求我们戴好安全帽,扣好帽带。”

做这一行,哪有工程就要往哪里赶,与家人也是聚少离多,“我记得之前有一个工程项目,为了赶工期,大家伙吃住在工地,加班加点地工作。那段时间,我起早贪黑连续工作了28天。”陈紫高说,这一行的人都是不怕苦、不怕累的人。虽然他们只是建筑工程中一颗小小的螺丝钉,但是看着自己曾经参与建设的楼房一幢幢竖立起来,一股自豪感会油然而生。

渴了,工人们会到旁边的树荫底下歇几分钟,喝口水。陈紫高说,他一口气就喝掉了一大瓶矿泉水,足足有3升。像这样的矿泉水,他一天至少要喝掉七八斤。“跟以前相比,现在工地上的条件好多了。以前的工棚都是用毛竹片搭建而成的,十几个人一间房,连电风扇也没有。而现在,大家住的是用彩钢搭建的二层楼宿舍,宽敞明亮带空调。”陈紫高说,这样的环境已经让他们很满足了。

工地的负责人告诉笔者,建德新安江影剧院地块是新的建筑工地,工棚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,再过几日,就可以为建筑工人营造一个舒适而干净的休息环境了。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捐赠10万元给贫困学子的张灿俭:爱国是一种情怀,更是责任与担当
下一篇:战略支援部队某旅连长翁春芳:高原上的"拴心石"

热点话题

热门视频

人民头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