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守愚”的郭氏家族 - 家风 - 人民新闻网—主流舆论融合平台
APP下载微信 注册登录
010-6536000023038485@qq.com

“守愚”的郭氏家族

2019-09-28 10:28:57   

 

 
  郭嵩焘(1818-1891),近代中国首位驻外使节,著名思想家。百余年前,与其二弟郭崑焘、三弟郭崙焘有“三珠树”之美誉,是曾国藩、胡林翼及李鸿章争相延揽的才杰之士。曾国藩夸赞他们是栋梁之才,并根据他们的学问与才能的高低排序:“论学则一二三,论才则三二一”。大哥的学问做得最好,但二弟、三弟的行政能力和办事才干却优于大哥。此语近于戏谑,但郭家兄弟不以为意,反引以为傲。
 
  郭家培养出如此优秀三兄弟,有秘诀吗?秘诀是有,却是公开的秘密。因为郭嵩焘把它写进了《湘阴县图志》,供世人资鉴。这个秘诀就是父亲郭家彪训示子女们的《守愚诗》:“世人顾我笑,谓我性拘迂。我笑谢世人,巧者拙之奴。人生各有役,安命乃良图。争先趋捷径,足不履康衢。荆棘能挂身,难免颠蹶虞。适口必肥甘,菽粟或嫌粗。腐肠生疾病,属餍胡为乎。请看鸡鸣起,舜跛两途殊。勿损人为智,勿私己为愉。欺人即欺心,方寸千崎岖。欺心即欺天,造化焉可诬?人自习为巧,我自安其愚。情以愚而厚,气以愚而孚。性愚故能定,貌愚故能腴。守愚果愚哉,吾亦见真吾。”守愚就是要做到不私己、不损人,不欺人、不欺心,保持愚拙、不事巧伪,以诚待人、气质敦厚。守愚的人表面上看来是愚笨,实则修的是道德与文章、高洁品质与独立操守。
 
  郭嵩焘30岁时中进士,步入仕途,先后担任过广东巡抚、福建按察使等职,官声较好,但却在驻外使节一职上落到个“世人欲杀”的结局。在一些外人的眼中那就是“愚笨”。一“愚”是他在当时普遍保守和排外的环境中接受朝廷委派,出任驻英公使。临行前,好友相劝,他却说:“苟利于国,不敢避就。”二“愚”是他把自己的日记《使西纪程》寄回国出版,想让士大夫“开开眼界”,遭到毁板。三“愚”是他好奇心太重,主张当局学习西方经济、外交制度,被指责为“汉奸”。其实,他若按部就班,敷衍了事,就不致于声名尽毁。但这种做法利己不利国。近代中国需要这样开眼看世界的“守愚”者,他是在为近代中国谋一条生路。
 
  郭崑焘、郭崙焘的事迹虽然不显,但他们是湖南数任巡抚的高级幕参和湘军的“财神爷”。当年湘军四处征战,缺粮乏饷,后勤物资跟不上。郭嵩焘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创设湖南厘金总局,推荐二弟佐治湖南厘金总局,三弟督办岳州厘务。湖南每年厘金收入大约在百万两,湘军开往省外作战,基本上是厘税在支撑。郭崑焘、郭崙焘才干如此出众,仕途显达也并非难事。曾国藩、胡林翼对他们十分欣赏,多次招其帮办军务,但二人均辞不就。郭崙焘解释说:“出而随俗,苟且任事,则负初心。若事事求实际,则精力稍欠一分,功效即亏欠一分,国与民交承其敝,故不为也。或乃指为高尚为怀,岂可知我哉?”他们只做事不做官。
 
  古人云:“势利纷华,不近者为洁;近之而不染者为尤洁。”郭家兄弟身处名利场中,却能够不为之动心,固守“真我”,不忘初心,品格自然高洁。“守愚”家训惠泽郭家后人,道德与文章俱佳之士代有人出。所谓的“愚”更多是一种大爱,一种对国家的忠诚,对时事的远见,对生活的通透。
 
  (作者为湖南科技大学副教授)

相关热词搜索:

上一篇:王阳明:立志读书学圣贤
下一篇:旅美安徽乡亲和侨领沉痛追思吴世珊

热点话题

热门视频

人民头条